为扎实提升教学质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11月1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图书信息楼713办公室开展项目参与式教学集体备课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及各教研室教师参加活动。

集体备课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集中学习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相关工作。第二阶段由各教研室主任主持,分课程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围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项目参与式教学法展开集中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要结合重难点、学生疑惑点、热点,凝练出问题链,围绕问题链进行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无批评和无条件鼓励的方式激活学生的课堂参与,参与后通过云班课及时加上课堂表现分,增强学生课堂体验感。最后留白,提供学生课堂回答和激发教师深入思考的机会。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对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的项目参与式教学设计进行了研讨。主备教师朱婧文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导入新课,通过总结抗美援朝的胜利之道,引导学生思考精神的作用,学习中国精神的内涵。通过设计案例、引导分析讨论和多边互动、教师点评等环节,引导学生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培养学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马黎明老师分享了关于开展项目参与式教学改革的意义的思考,提出打造“精准思政”“开放思政”“共研思政”,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杜壬禾老师就《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专题的备课思路作了分享,他通过掌握数据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并重点剖析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等,同时引出如何提高学生思政课参与度的广泛讨论。李佃华老师对互动式参与式教学的经验进行总结交流,对年轻教师的困惑进行了逐一解答。庞金虎老师分享了参与式互动教学的实际效果,表达了坚定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改革的信心。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每位老师都积极参与,围绕实施项目参与式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难点、堵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积极献计献策。此次备课会为老师们提供了充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解决了老师们上课中遇到的困惑,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能力。(通讯员 朱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