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职业学院

学院新闻

  1. 学院举办“诚信与人生”专题讲座

    2025-05-15

  2. 我院举办2025年创新大赛系列讲座第一讲

    2025-05-15

  3. 枣庄职业学院举办“低空经济进校园”专...

    2025-05-15

  4. 枣庄职业学院举办“以漆为笔 以水作画”...

    2025-05-15

  5. 五四特辑 | 学院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五...

    2025-05-14

  6. 枣庄市体育局来我院调研

    2025-05-14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五四特辑 | 学院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

    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勉励广大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并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引领下,学院于近日组织青年学子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书写感悟。

    农学系党总支副书记 段修俊:通过在主题团课上与同学们一同研读《习近平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我深受触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脚步丈量祖国边疆,用青春浇灌教育之花”,既是对支教志愿者的认可,也是对新时代青年的号召。“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的嘱托,让我明白“五四精神”传承需躬身实干。身为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在肩。今后将以回信精神为指引,引导团员青年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结合,鼓励他们投身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以热血与实干高擎爱国旗帜,在广袤大地上书写青春篇章,为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学生工作处(团委)副处长 李艳: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发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号召,让“建功西部”的豪情在无数青年心中激荡。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者引导青年学子投身西部,重任在肩,我们要构建“育人-用人”的闭环机制,厚植青年家国情怀,以理想信念之光照亮青春抉择,让更多青年学子选择投身西部,在西部扎根、发芽、开枝、散叶。

    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师 徐雪宁: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中,勉励广大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作为专职团干部,我深感振奋与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既是对戍边支教志愿者们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全国青年的殷切期望。在高职院校,我们要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通过设立社会实践课程和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指引,动员更多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在服务国家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师 高牧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支教志愿者的回信,我深刻领悟到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在边疆地区更显迫切。支教教师以知识为桥,将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播撒在高原学子心田,这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是传递,更是点燃心灵的火炬。作为教师,我们虽身处不同地域,却可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将大爱融入日常。无论是引导学生记录生活善意,还是搭建城乡学生书信交流的桥梁,都在践行“以爱为灯”的理念。教育的真谛在于让每个孩子成为照亮他人的星辰,用知识、品德与情怀共同托起民族未来的希望。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负责人 庞金虎: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回信,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新时代青年的奋斗之路。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负责人,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这支平均年龄24岁的志愿者队伍,用青春和热血在边疆教育一线书写着动人的篇章。他们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迎难而上,创新教学方法,将知识化作点点星光,照亮孩子们的求知之路。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厚植家国情怀,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风貌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对青年志愿者的肯定与鼓励,更是对全国青年的殷切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此为契机,引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大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鼓励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用实际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经济与信息技术系团总支负责人 梁荣芹:作为经济与信息技术系团总支负责人,我学习《习近平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后深受触动。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勉励,更是对新时代青年“爱国、担当、奉献”精神的深刻诠释。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我们要始终高举爱国旗帜,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戍边支教志愿者们用青春扎根边疆、以教育播撒希望,生动践行了“奋斗报国”这一五四精神的核心。这启示我们要勇担使命,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在服务人民中实现价值。团组织要引领青年以志愿者为榜样,将“小我”融入“大我”,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新征程上,我们将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激励青年以实干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 刘瑞珍:《习近平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了队员们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以及在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这让我深刻认识到,青年一代应当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相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将把这封信的精神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

    新能源与汽车工程系教师代表 褚晓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深感振奋。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们在艰苦环境中坚守教育初心,为边疆孩子点亮知识明灯,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我们要以回信精神为动力,坚守教育初心,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家国情怀。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彩。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

    兰陵书院教师代表 闫瑾: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饱含对青年扎根边疆、奉献教育的殷切期望。作为高校教师,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回信中“促进民族团结”“厚植家国情怀”的嘱托,启示我们要将育人使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以支教青年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将个人成长与强国复兴紧密结合。同时,我们需立足三尺讲台,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为指引,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学生会主席团执行主席 郑龙宇: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字字千钧,让我深刻体会到青年与祖国“同频共振”的意义。信中提到的戍边支教志愿者,用脚步丈量边疆,用知识浇灌未来,正是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作为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我深知“服务同学”的背后是更大的责任:既要扎根校园办实事,更要胸怀“国之大者”。未来,我将以回信精神为指引,组织更多同学走进社区、在志愿服务中锤炼本领,让“小我”的奋斗汇入民族复兴的“大我”洪流。愿你我皆能成为点亮时代的一束微光! 

    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马喆:在这堂课中,我感受到新时代中国青年与祖国山河共振的炽热脉搏。谢伊特小学的支教志愿者们用知识浇灌祖国之花,以青春热血促进民族团结,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嘱托铭记于心,践行于行。百年前,五四青年以“外争主权”的呐喊撕开救亡图存的局面,今日边疆支教者用“三尺讲台”的微光点亮民族团结的星河。变的是时代考卷,不变的是青年热血与家国命运的同频共振。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他们为行动指南,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让“祖国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在躬身实践中化作建功立业的号角,让五四精神永远燃烧,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学生会组织部负责人 毕金龙:在“弘扬‘五四精神’高举爱国旗帜”主题团课上,学习《习近平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后,我深受触动。信中对支教志愿者的肯定与期望,让我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奉献。支教志愿者响应号召,奔赴西部边疆,他们在教育一线发光发热,不仅助力当地教育发展,促进民族团结,更在奉献中历练自我。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传承五四精神,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厚植家国情怀,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用所学去服务社会,在奋斗中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篇章。

    学生会社团部负责人 张宇辰:习近平总书记给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如春雷激荡,字字叩击着新时代青年的心弦。信中“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殷殷嘱托,与百年前五四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呐喊遥相辉映。在帕米尔高原的教室与界碑之间,志愿者们用粉笔与界桩丈量着青春的价值,他们让知识之光照亮边疆,用生命守护国土安宁,这正是五四精神在新时代最鲜活的注脚。当现代青年惯于用指尖丈量世界,志愿者们却选择用脚步丈量祖国的经纬。他们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中备课,在寒夜星光下巡边,用行动诠释着“爱国不是口号,而是具体的实践”。这让我深切懂得,新时代的爱国旗帜既飘扬在科技创新前沿,更扎根在祖国需要的每个角落。

    2025年,在时代浪潮的奔涌激荡里,在民族复兴的殷切召唤下,学院将引领师生锚定奋斗航向,以敢闯敢为的锐气和脚踏实地的干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勇立潮头、挺膺担当,用青春热血浇筑强国梦想,续写属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通讯员 刘籽灵)


      来源: 学生工作处(团委) 录入时间:2025-05-14 点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