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职业学院

学院新闻

  1. 我院学子获批2025年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

    2025-10-25

  2. 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

    2025-10-25

  3. 学院召开2025年度教学工作会议锚定“双...

    2025-10-25

  4. 学院举办枣庄开放大学体系工作会议

    2025-10-24

  5. 山东开放大学来我校调研省级社区教育示...

    2025-10-23

  6. 山东成人教育协会枣庄协会成立仪式圆满举办

    2025-10-23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现代智慧农业虚拟仿真赛项隆重开幕

    10月24日,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现代智慧农业虚拟仿真赛项在山东枣庄职业学院盛大开幕。枣庄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梁家和,枣庄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光明,市农业农村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陆怡林,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组委会执委会国内竞赛办公室副主任崔雪艳,赛项专家组组长刘义国,大赛裁判长巩彪,大赛监督仲裁长常介田,深圳博耐飞特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余昌,枣庄职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来自国内100多所院校的400名选手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枣庄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希震主持。

    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组委会执委会主席、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理事长刘振英博士发表视频致辞。他希望各职业院校合作伙伴能以更积极的姿态,深度参与金砖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工作组的各项国际合作项目,在标准协同、人才培育、创新共享中深化国际产教融合,共同为我国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搭平台,破路径,树标杆。

    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光明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枣庄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推动数字技术、智能科技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他强调,未来将重点做好“三篇文章”,聚焦产教融合,共建智慧农业产业学院与实训基地;优化服务生态,构建利于人才成长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擦亮文化底色,将鲁班精神融入课程,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枣庄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梁家和在致辞中表示,学院将全力承办好本次聚焦智慧农业领域的重要赛事。他指出,大赛不仅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动金砖国家职业教育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更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宝贵平台。作为承办单位,枣庄职业学院将精心组织、科学安排,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提供优质高效的赛事服务,确保将本次大赛办成一场精彩、圆满、成功的盛会。他期待与各方携手,共同为推动智慧农业领域的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深圳博耐飞特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余昌作为技术支持单位代表发言。他介绍,公司始终以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己任,目前农业相关产品已累计服务高校500余所。本次大赛将为推动现代智慧农业技术落地、培育农业技能人才提供重要平台。

    大赛专家组组长刘义国教授在发言中强调,现代智慧农业是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虚拟仿真技术为农业技能培养搭建了高效、安全、可重复的实践平台。本次赛项不仅是对参赛选手专业技能的一次集中检验,更是一场围绕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创新思维拓展的深度交流。

    监督仲裁长常介田教授表示,监督仲裁团队将严格遵守大赛规则,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认真履行监督仲裁职责,细致核查每一个竞赛环节,妥善处理每一项争议问题,全力保障大赛的顺利进行。

    大赛裁判长巩彪教授代表全体裁判员庄严宣誓,将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进行评判,确保大赛结果的真实、有效,为所有参赛选手提供公平竞争的竞赛环境。

    选手代表吴叔璟同学在发言中表示,全体参赛选手将严格遵守赛事规则,充分展现当代青年学子的专业素养与精神风貌,在模拟场景中实践专业知识、锤炼技术本领,为智慧农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据悉,本次赛项由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理事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培训中心主办,中国发明协会、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联合主办,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技能发展、应用技术与创新中方工作组承办,枣庄职业学院、深圳博耐飞特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市金砖未来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联合承办。

    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现代智慧农业虚拟仿真赛项设中职组、高职组、本科组和教师组四个组别,学生组每队由2名选手组成团体赛,教师组为个人赛。参赛选手围绕智慧农业虚拟仿真操作、智慧农业物联网和番茄种植理论知识考核三大模块,在统一竞赛平台中完成指定任务。(信息来源 农学系)


      来源: 农学系(枣庄农业学校、乡村振兴学院) 录入时间:2025-10-25 点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