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崭新的姿态融入现代校园生活。9月29日,君山书院特邀国家级健身秧歌裁判员、教练员,全国第四套、第六套健身秧歌推广套路创编者曾玲老师,以她创编的《欢庆秧歌》为核心内容,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健身教学实践,展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活力与魅力。

作为曾玲老师的代表作之一,《欢庆秧歌》不仅在2024年被列为全国健身秧歌推广曲目,更融合了传统秧歌的韵律美感与科学健身的现代理念。曾玲老师在教学中以该作品为主线,从动作编排、节奏把握到情感表达,系统展现了秧歌“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的艺术特质。她特别强调“有序、有恒、有度”的锻炼原则,使学生在愉悦的节奏中掌握技巧,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提升身体素养。
教学现场,曾玲老师以生动示范和细致讲解,带领学生从基本动作起步,逐步进入《欢庆秧歌》的完整演绎。学生们从最初的生涩模仿,到后来能随着音乐流畅舞动,整个过程不仅是一次身体锻炼,更是一场文化体验。课后不少学生表示:“《欢庆秧歌》既有传统韵味,又充满活力,让我们真正感受到非遗也可以这么‘潮’!”
本次活动以《欢庆秧歌》为载体,成功打通了文化传承、体质提升与审美教育的三重目标。未来,书院将继续推进此类非遗项目进校园,推动更多优秀作品融入课程体系,助力青年一代在强身健体中传承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自信。
《欢庆秧歌》不仅是曾玲老师非遗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也为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活态传承”提供了生动案例。它让秧歌从乡土舞台走向健身课堂,从民俗表演发展为时尚运动,真正实现了“非遗活化、体育赋能、教育育人”的多元价值。我们期待,这样的实践能在更多校园中推广,让非遗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彩。(通讯员 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