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教师的个人信息与科研数据保护意识,构筑坚实的信息安全防线,9月30日下午,经济与信息技术系以“教师个人数据与科研信息安全的意识提升与实践策略”为主题,成功举办了第5周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负责人徐亚涵主持,全系教师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剖析、实操演练与分组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注重实效的专题研修。
活动伊始,徐亚涵作题为《教师个人数据与科研信息安全的意识提升与实践策略》的讲座。她结合当前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相关法律法规,并通过一系列发生在教育科研领域的真实案例,生动揭示了数据泄露、网络诈骗等安全风险,为全系教师敲响了警钟。汇报还介绍了实用的磁盘加密工具,为后续的实操环节奠定了理论基础。

理论学习结束后,活动进入分组研讨与实操环节。各专业教师在专业负责人的带领下,分赴指定机房,围绕“日常工作与科研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从钓鱼邮件的识别、微信诈骗的防范,到论文数据的防泄露、公共电脑的安全使用,教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诸多经验与困惑。随后,在负责人的指导下,教师们亲自动手,学习并使用专业工具软件VeraCrypt对科研数据进行加密,并深入探讨了安全的云存储与备份策略,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切实的防护技能。

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各教研室聚焦成果产出,投入到《经济与信息技术系各教研室教师日常办公与科研安全行为规范(初稿)》(以下简称《规范》)和“警示教育案例”的撰写工作中。大家集思广益,将讨论达成的共识和最佳实践凝练成条文,为构建统一、可执行的安全规范贡献了智慧。这些成果未来将应用于新教师培训和学生课堂教学,持续扩大活动影响力。
研讨环节后,各小组汇报人在主会场依次分享了本组的研讨成果与《规范》的核心内容。系主任杜卫东对本次教研活动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明确了《规范》后续的修订责任人与完善流程,确保活动成果能够真正落地生根。
活动最后,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晶就“填报教职工岗位安全职责清单”进行了专项汇报与讲解,引导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并落实个人在信息安全工作中的具体责任,为本次教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次教研活动主题鲜明、环节紧凑、内容务实,不仅显著提升了全系教师的数据安全素养与实操能力,更形成了重要的制度性成果,标志着经济与信息技术系在信息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平稳高效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讯员 张晶)